破難題、攀高峰!科技賦能,寧夏國資國企煥發新活力
開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以來,寧夏國資國企把改革向縱深推進的同時,通過科技創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通過建立健全科研創新體系后,我們先后榮獲2項自治區科技成果獎、2項發明專利和17項實用新型專利等。”1月9日,寧夏水投清水源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說,公司成功獲批的污水處理用高效復合碳源產業化應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投產并在集團內各污水處理廠使用后,可有效降低各污水處理廠十分之一的藥劑運行成本。
寧夏交投數字化轉型。
“去年以來,我區國資國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取得明顯成效。”自治區國資委一位負責人說,最新修訂的自治區屬國有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實施細則,通過引導區屬國有企業聚焦創新第一動力,加快創新體系建設。截至去年12月底,自治區國資委監管和統計資產企業研發經費投入17.12億元,同比增長8.5%,研發投入強度1.1%。
同時,為引導企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我區國資國企通過加強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不斷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其中,寧夏水投云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寧夏唯一以及全國水利行業內唯一入選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并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而數字寧夏建設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則成功入選“全國科改示范企業”并順利通過“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截至目前,全區列入國家“科改企業”5戶、“專精特新示范企業”1戶、“雙百企業”4戶,總數達到10戶。
寧夏電投數字化轉型發展。
為鼓勵研發平臺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自治區國資委支持國有企業牽頭或參與創新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其中,寧夏農墾集團有限公司與中科院聯合成立“綠色循環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奶牛育種繁育及數字養殖工程技術中心”等。
在創新協同聯動加快建設方面,寧夏農墾聯合中科院建成了年處理萬噸葡萄及葡萄籽深加工項目,實現葡萄籽皮變廢為寶,填補了寧夏葡萄酒衍生品加工系列產品的空白;數字寧夏公司揭牌成立“長三角飛地研發中心”等,加大了自治區“云、網、安”科技創新力度。截至去年底,區屬國有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家、自治區科技小巨人企業5家、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27家、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
為確保數字化轉型提質增效,自治區國資委積極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國資國企監管體系,建立和完善國資國企監管動態化、協同化和智能化新模式,實現國有資本數據采集實時化、業務處理自動化、信息利用共享化、業務流程協同化、決策分析智能化等,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截至目前,自治區國資委監管企業已全部介入系統,信息化數字化工作水平顯著提高。與此同時,各區屬國有企業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頂層設計。其中,寧夏農墾提出“1+3+4+N”的數字化信息化建設體系,實現集團上下“一盤棋”全面推動集團信息化數字化工作;寧夏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圍繞“1115+N”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總體規劃構建了管理融合、業務協同、數據交互的產業鏈生態系統。(寧夏日報記者 李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