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全區共實施重點項目1313個,完成投資1567億元,特別是一批標志性的產業項目集中落地后,為我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中,如寧夏歷史上產業投資規模最大的“寧電入湘”工程,全國最大的300萬噸級CCUS碳利用項目和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沙戈荒”風光基地等項目先后啟動,全球首座乳業全數智化工廠、首套百兆瓦級全人工地下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等加快建設或投產后,都在充分佐證,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為我區高質量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圖為活動現場
為接續精準發力,以“招大引強”助推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推介會塑造投資寧夏招商品牌,1月29日上午,由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國資委、商務廳、駐北京辦事處承辦的,以“深化務實合作 實現共贏發展”為主題的寧夏與央企深化合作招商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辦。現場,全國48家央企110余位企業負責人在觀看《寧夏——祖國西部的一塊寶地》宣傳片后,我區各部門、各地市及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圍繞營商環境、重大產業及擬合作領域重大項目等,在分別進行推介的同時,聯袂向央企發出“邀請”。

圖為活動現場
從能源資源優勢來說,寧夏電力總裝機6956萬千瓦,人均電力裝機、發電量全國第一。探明石油儲量超3億噸、天然氣儲量超過2000億立方米,正在開發建設千億方級大型氣田。寧夏是全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新能源裝機達到3600萬千瓦、裝機占比達到51%;在產業資源方面,寧夏芳綸產能全國第一,煤制烯烴產能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單晶硅產能占全國的四分之一,正在加力打造中國新硅都。賀蘭山東麓是世界公認的釀酒葡萄黃金產區;寧夏地處黃金奶源帶,年產鮮奶全國第3,人均生鮮乳占有量全國第1;而從好政策來說,先后出臺工業穩增長“36條”、“降成本30條”、財政支持“60條”等系列政策,現已構筑了政策洼地和投資寶地。

現場推介
“各類資源富、政策好、機會多多、服務優等,這是寧夏的‘優勢’,也是彼此合作的‘機緣’。”自治區國資委一位負責人在發出邀請時說,希望央企能夠把友誼建立到寧夏,把事業拓展到寧夏,與寧夏攜手同行、同舟共濟、奮楫遠航,共續寧夏緣、共贏新未來,一同書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的“春天”故事。

現場推介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寧夏將為廣大中央企業在高端平臺、產業轉型、重大項目、科技賦能等方面創造更多新機遇,提供更加充足的要素保障、優惠的稅收金融政策、優厚的人才待遇,打造更加良好的環境,讓央企在寧夏敢為、能闖、愿投,實現企業發達、寧夏發展的互利共贏新局面,共同開啟寧夏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寧夏日報記者 李峰 文/ 圖片由國資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