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召開全區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自治區黨委書記李邑飛主持會議并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問題導向,以改革創新精神對照全年目標找差距、抓落實,對著賬本精耕細作補缺口、穩增長,攻堅克難、團結奮斗,奮戰三季度、決勝下半年,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張雨浦出席會議并安排工作。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雍,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莊嚴出席。自治區在職副省級以上領導同志參加。
李邑飛對今年以來的經濟工作給予肯定,指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保持平穩態勢,但仍然面臨不少困難挑戰。要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統一思想行動,切實轉化為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自覺在中國式現代化全局中準確把握區情方位和階段性特征,堅定必勝信心,牢牢扭住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創新工作理念、體制機制、打法戰法,加快建設美麗新寧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
李邑飛指出,抓經濟工作既要在全國大局中找位次、爭進位,更要立足自身對照目標找差距、抓落實,既要盯增速看排名、更要看絕對值和缺口,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要害,加壓力、增動力,把進度趕上來、缺口補上來,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全力以赴保運行、穩增長,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實行重點企業專班包抓機制,一企一策紓困解難,挖掘生產經營和項目投資潛力,開足馬力多作貢獻。要精準有力擴投資,堅持新建和續建項目、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重大項目和一般項目并重,抓住機遇爭取新項目,卡點推進、加快進度。要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抓好節日文旅消費,想盡一切辦法促消費、穩外貿。要拓寬途徑、創新辦法增加居民收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有組織、定向化、技術型轉移就業,兜牢民生底線。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李邑飛指出,要堅定不移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頂層設計上系統謀劃,從體制機制上破解難題。要堅持以高標準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明晰定位定向,把準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的重大問題和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重大事項,貫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體系和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總結評估好“十四五”規劃,超前開展“十五五”謀劃規劃。要精耕細作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動現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潔能源、數字信息、特色農牧業、文化旅游等產業集約集群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全國重要產業基地。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大力實施市場主體梯次培育計劃、國有企業強基培優工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行動。要協同高效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和寧夏特色改革,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深化園區管理制度改革,推進跨區域合作發展,加快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要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呵護好“一河三山”作為謀劃改革發展的基準線,打好打贏黃河“幾字彎”寧夏攻堅戰,健全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讓塞上江南越來越秀美。
李邑飛強調,要堅定不移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領導干部帶頭實干、五級組織同向發力,完善經濟工作考核機制,加大年終對賬考核獎勵力度,加強考核結果運用。要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推動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要從嚴管黨治黨,深化黨紀學習教育,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恪守廉潔從政底線,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社會風氣、凝聚人心力量。
張雨浦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自治區黨委部署要求,突出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出臺實施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舉措,總體實現了預期目標。下半年,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總書記考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高質量發展目標,全面增強重點產業支撐力、“三駕馬車”拉動力和區域發展協同性,培育打造更多增長點和增長極;堅定不移完成生態環保目標,統籌抓好能耗水耗、空氣質量、水質安全、“幾字彎”攻堅戰和環保督察問題整改,確保各項重點任務如期完成;堅定不移完成民生保障目標,重點強化擴大就業、群眾增收、兜牢底線等工作,把民生實事和便民工程辦實辦好;堅定不移完成重點安全工作目標,持續抓好經濟安全、重大災害等防范應對,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會上,印發了上半年自治區主要經濟部門和5市、寧東基地、22個縣區全年目標任務、重大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以及債務化解、爭取中央資金5類統計表,曬出各地各部門“成績單”和經濟運行“晴雨表”。會議以視頻形式開到各市縣區和寧東基地,石嘴山市、銀川市、金鳳區、海原縣和自治區發改委、工信廳在主會場表態發言。(記者 馬曉芳 朱立楊)